眼睛「發直」轉不動,當心非典型帕金森氏症找上門!一名年約70歲婦人,身體不好長久臥床,日前因為乳癌住院開刀,醫師卻越看她的表情越發覺得不對勁,因為婦人的兩隻眼睛竟只能直直的盯住、望向前方,無法隨心的自由上下轉動,找來神經內科醫師會診,這才發現婦人原來罹患非典型的帕金森氏症。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中,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發病後行動能力逐漸退化,容易與老年失智、腦中風混淆,若未及早確診、治療,往往症狀惡化加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袁瑞昱表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當腦基底核以及黑質的細胞退化,無法維持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就會出現肢體僵硬與震顫等運動異常的症狀。
袁瑞昱說,帕金森氏症多以臨床症狀來鑑別診斷,只要出現動作緩慢、肢體僵硬、四肢抖動、步態不穩等症狀,加上神經影像攝影分泌多巴胺的細胞變化,就能確診,不過,臨床仍有不少患者的症狀並不典型,以容易跌倒、眼珠無法轉動、吞嚥困難、姿勢性低血壓等表現。
北醫附醫今(23)天宣布率先引進高梯度3TMRI檢查帕金森氏症,藉由觀察腦中呈現一種類似燕子尾巴形狀的訊號表現圖像來提高確診率,因為帕金森氏症患者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稀少,在影像上亮暗對比會消失,所以看不到燕子尾的特徵。
袁瑞昱說,過去利用正子等影像攝影來確診,因為使用放射元素,加上病人必須先停藥,反有可能惡化症狀,但新的3TMRI檢查無須停藥,價格也較便宜,提供了早期或表現症狀不典型患者診斷與排除帕金森氏症的好方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陳震宇強調,新型超高梯度3T磁振造影儀目前已經運用於臨床診斷,民眾無須打造影劑,也不必停藥,即可接受檢查。
其他推薦文章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嚇-兩眼-發直-轉不動-竟罹帕金森氏症-040932589.htmlLV包包LV皮夾LV長夾LV專櫃LV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