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The Lancet Oncology》刊登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利用抽血檢驗基因與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攝護腺特異抗原)濃度等數值,可大幅提高高風險攝護腺癌的篩檢率。
改善攝護腺癌診斷率?新方法出爐
共有58,818位50到69歲男性參與研究,抽血檢驗與攝護腺癌有關的232個單核苷酸多型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以及包含PSA、自由型PSA(free PSA)在內的六項蛋白質生物標記,加上患者年齡、病史等參數,可將格理森分數(Gleason score)七分以上的高風險攝護腺癌的正確診斷率從56%提高到74%。
若以大於等於3 ng/mL作為高風險攝護腺癌的臨界值,作者的方法能在不影響診斷率的情況下,減少32%的活體切片數。過去僅以PSA作為篩檢標準,常有敏感度過高,且特異性不足問題。PSA濃度很高的人可能在切片後發現沒有惡性腫瘤,濃度在4 ng/mL以下的人卻可能患有攝護腺癌。此方法可能讓攝護腺癌的診斷走向更精準、更個人化的境界。
更多健康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以下內文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改善攝護腺癌診斷率-新方法出爐-080427800.htmlrolexrolex116660rolex水鬼rolex黑水鬼rolex勞力士
全站熱搜